来源整理:高仿字画网www.gfzhw.com 时间:2014-10-13
“所谓焦墨,是用纯焦墨而不借助水的渗透作用来创作的一种山水画种。”刘释之介绍,在中国画诸多技法中,焦墨法一直被视为难度极高的一种表现技法,其以饱和的浓墨,不掺入水分,渴笔作画,用单一的浓墨实现画面虚实、浓淡、干湿的层次变化。
事实上,焦墨的历史源远流长。一些业内人士分析认为,五千年前的彩陶就是焦墨法,隋唐时期兴起的壁画基本上也是焦墨。到了北宋,虽有了水墨的浓淡变化,也仍以浓墨为主。
而根据刘国玉老先生考证,真正把焦墨山水画作为全新画种来对待,是由明末清初的艺术家程邃开始的。此后,不同时期均有不少艺术家深入这一领域进行探索,譬如近现代的潘天寿、黄宾虹等人,还有当代的张仃、黎雄才和赖少其等人。在世的艺术家里边,画焦墨山水画的也不少,北京、广州、西安都有人尝试,但真正以纯焦墨作为专攻对象的比较少见,一方面是因为只用焦墨而不借助水的渗透作品来绘画比较难,另一方面,对一般的藏家而言,焦墨作品卖相不够好,因此,一名艺术家只专攻这一品种,在市场上吃不开,所以,大多数艺术家选择了其它更为保险的画法。
在刘国玉看来,焦墨山水画的鉴赏门槛较高,在以投资者为主体的收藏者群体当中,大多数人并没有接受过任何的美术教育,加上后天学习不勤,所以在审美价值观和审美能力上无法与专业的收藏家相比。大众普遍喜欢的多是雅俗共赏的作品,焦墨山水画自身的特点决定它并不会迎合大众市场,也迎合不了大众市场。
对此,刘释之也深表认同。“像黄宾虹、赖少其等焦墨高手,在其作品获得市场接受、进而成为市场热点之前,其实是经过漫长的痛苦和煎熬。”
焦墨渐成拍卖市场热点
不过,尽管目前国内罕有拍卖企业对焦墨发起专场关注,然而,这并没有妨碍投资者和收藏家们对纯焦墨作品的购买热情。
以在今年春拍上独领风骚的现代大家黄宾虹为例。众所周知,黄宾虹与傅抱石、陆俨少和李可染合称近现代山水四大家,在学术界,他还一直被誉为是一位“一生钟情焦墨,不改心志不遗余力”的国画大家。尽管与同时代的齐白石、傅抱石、李可染和张大千等其他近现代名家相比,他的作品在市场上的步伐略显滞后,这还一度被一些市场人士解读成是因为他生前太执着于画那些“黑不溜秋”的焦墨造成的,“黑宾虹”的绰号亦由此而得名。
不过,以2005年浙江博物馆举行的黄宾虹作品展为分水岭,黄宾虹执着追求的艺术形式和美术语言开始逐步被大家所接受,并随即点燃了内地市场人士对其作品的收藏热情。2008年,其1952年创作的《山川卧游卷》在上海朵云轩拍出1288万元,这也是黄宾虹画作首次突破千万元大关。2011年,该件作品再次出现在中国嘉德秋拍上,并以5290万元成交,再度刷新其个人作品成交纪录。2014年春拍,其力作《南高峰小景》创下6267.5万元的高价成交纪录,成为今年春拍国内书画市场上关注度最高的国画大家。
近两年受到市场火热追逐的还有另一位艺术家赖少其。除黎雄才外,赖少其是目前在艺术品市场最为大家所熟知和认可的焦墨高手。记者了解到,目前不管是在广州艺博院的赖少其艺术馆,还是在书画市场上流通着的赖老作品,均以焦墨为主打。
2013年春拍,赖老的一幅《黄山梦游图》拍出1725万元的高价,并刷新了赖老个人作品的最高成交纪录,随后,在当年广东崇正的秋季拍卖会上,“胸中丘壑——赖少其书画”专场推出的数十件作品实现了惊人的100%成交率,并一举斩获近3000万元的总成交额,成为当年艺术品市场上作品最为炙手可热的焦点人物。
|